今天是:
【新江苏客户端10月18日】“我们专业停招了!我竟然成了本专业的最后一届学生。”今年秋季学期,高校一批“上新”专业迎来首批新生,但也有不少老生发现,自己所在专业在学校悄然“下架”了。
众多专家指出,我国高校正在经历新一轮专业大调整。教育部等五部门去年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面对“20%左右”的目标,各高校在方案发布后开始大刀阔斧地增减专业。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科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专业布点3389个,规模史上最大。9月13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涉及全国353所高校535个专业。本轮专业大调整有何特点?高校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记者在新学期进行了走访。
对接产业未来,专业“上新”步伐快
今年秋季学期,东南大学“未来机器人”专业迎来首批通过高考直招的56名学生,加上校内二次选拔招收的14名学生,共有70名学生入读这一全国首创专业。
设立新专业,面向的是产业的未来。与“未来机器人”专业名称相近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增于2015年,如今全国已有300余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聚焦服务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而未来机器人专业更关注微纳机器人或机动性非常强、自由度非常高的特种机器人。”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表示,虽然国产机器人产量不低,但我国在微纳机器人等高端机器人领域还相对落后,推动产业变革迫切需要全新专业支撑。
新学期,南京林业大学30名本科新生成为生态修复学专业首批“吃螃蟹的人”,该校也是全国首家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据统计,生态修复行业以每年10%以上的增速迅速发展,急需相关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工程学、景观学及信息科学等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比如,用大数据分析生态修复情况,或者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破坏的山体、水体或者废矿进行建模,优化修复方案。
全国首设专业是通过教育部审批后,被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全新”专业。大部分高校新增专业为新增备案专业,也就是说教育部现有专业目录中已有专业通过向教育部备案“新增”。随着目录的年度更新,高校专业的“新陈代谢”也在加速。
在今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24种新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设置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等专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设置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专业……“学科专业调整以需求侧改革为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汪雅霜分析,近几年新增的专业基本都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同时也聚焦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适应产业升级变化,在大数据类、人工智能类、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新增专业尤为明显。
增减未必凭冷热,“下架”专业也“火过”
专业有“上新”也有“下架”。梳理近5年数据,尽管几乎所有学科类别的专业撤销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不同,工学高居榜首,管理学紧随其后。有专家指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工科专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相比之下,哲学、文学等学科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不大,且具有较强的学科特性,被撤销的趋势反而相对平缓。
在山东大学近日发布的《2024年度拟申请(含预备案)增设及撤销本科专业公示》中,记者注意到,该校拟撤销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车辆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属于曾经火爆,但近年来招生普遍遇冷的专业;物联网工程、车辆工程分别自2011年、2012年才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前者目前已经有500多所高校开设。
英语、会计、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除了工科以外,一些“下架”相对高频的专业中,也不乏曾经十分火爆的专业。“我是学校最后一届广播电视学的学生了。”安徽一所普通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小严告诉记者,她平时学习课程与新闻学、广告学的课程大同小异,也没有实习实践机会,导致求职时非常尴尬,“如果其他专业学生有更亮眼的实习经历,很容易就把我比下去了。”专业突然“下架”,也给老师带来很多尴尬。苏南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今年停招了英语专业,老师们被调入学校公共基础教学部。“年轻老师各谋出路,40岁以上的老师坐等退休。”原英语专业的一位老师表示,目前她打算先申请读博。
汪雅霜分析,撤销的专业存在三类问题,一是专业就业前景式微,社会人才需求量小于毕业生数量;二是学科大类内部专业重复率较高,学科设置不合理;三是专业实用性不强,近年来多所学校跟风建设热门专业,在教学资源上却跟不上,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即便是热门专业,也不代表每个学校都适合开设。高校也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学科专业动态评估机制。扬州大学近日发布公告,拟撤销教育学、摄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6个本科专业,同时新增备案传播学、运动训练、智慧水利和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这4个新专业。扬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严长杰介绍,去年学校推出了本科专业设置及调整优化管理办法,其中建立了专业预警与调整机制,主要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目标,综合考虑专业就业和招生情况,以及师资队伍、专业特色、办学资源配置水平等多重因素。
“2024年,常大对专业的生师比、第一志愿报考率、学生转专业意向浮动率、就业率、就业质量等指标重点考察,以客观数据为衡量标准,形成符合学校专业现状的本科专业校内预警建议方案。”常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莫琦透露,目前该校已对10个专业进行校内预警,连续3次被列入预警名单的专业将启动退出程序。
“在新一轮专业调整中,高校也要综合考虑专业设置的区域属性,逐步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深度融合。”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邬大光表示。
足球比分直播今年新增电子封装技术等3个专业,其中电子封装技术和智能制造两个新专业都设在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江阴霞客湾校区。足球比分直播江阴霞客湾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珏介绍,该校根据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和“5+X”未来产业提前布局,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机构,紧密结合江阴产业特色前瞻性规划。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今年新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80余名新生分两个班授课。“设立这个专业,是考虑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推进江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该校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丽介绍,学校所处的溧水区石湫街道,本身就是城乡融合的一个典型空间。除了课程学习,学校还安排了丰富的实习见习活动,“第一个学期我们就要带新生去城乡融合建设规划相关单位参与实践,增强对专业的认识,做好未来就业规划。”
谨防急功近利,
课程设计需兼顾适配度
当传统工科专业冠名“智能”或“智慧”后,专业真的更加智能吗?今年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李培根等在论文中提出反思。
专业建设非一日之功,其调整更忌急功近利。近年来,不少高校一拥而上增设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但并非所有学校都具备足够的师资。一些学生反映,学校“人工智能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内容大体相似,专业区分度较低。记者走访发现,一些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情况并不理想,一些相关岗位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
高校专业是否真的能实现升级?首先要看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邬大光表示,高校专业调整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个切口,不是简单地增减专业,而是要以有组织的方式对知识体系、课程结构以及师资队伍进行系统性重构。
“在别的学院,电路基础可能要上一学期,而我们未来机器人专业会讲得比较快。尽管授课进度快,但课程内容经过优化,核心内容并没有缺失。相反,通过层层递进的项目实践,我们反复巩固所学,学得更牢。”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学校中,未来机器人专业学生王童曦终于解决了面包板上组建电路不稳定的难题。
“未来机器人专业是一门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东大强势学科为支撑,融合信息、电子、计算机、材料、生医、医学影像等方向的交叉工程专业。其最大的专业特色在于‘研学练’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大学分项目制课程设置。”东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张亚教授介绍,机器人的本体机构、构造材料、精准控制、感知交互、智能决策等涉及不同学科,但构建这样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却不能简单把原有专业的相关课程拼拼凑凑。“交叉学科如果不做减法,只做加法,那学生肯定学不过来,也学不成体系。”
2022年,扬州大学智慧农业专业迎来首届新生。经过两年的学习,该专业大三学生王菀帅非常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智慧农业不仅是传统农业的升级版,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学习智慧农业相关理论知识时,我们还开展了作物田间表型获取与分析等创新实践。”扬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魏海燕告诉记者,除了智慧农业专业之外,该学院还有名称依旧传统的农学专业,不过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焕发出新生,“我们增加了生物育种、智慧农作、智能农机等新课程,与多个省内农业高新企业深度合作,今年学校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
在此轮学科专业调整过程中,除了专业增减,更核心的还是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的适配度。记者发现,除了新增专业之外,高校还通过双学士项目等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今年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公布的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中,南京大学等7所高校12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如南京大学的“工业工程+自动化”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人工智能+大气科学”项目,苏州大学的“工商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项目等。
“高校专业调整切忌盲目跟风‘蹭热点’,而是要关注学校特色学科,深耕下去。”汪雅霜认为,对于新兴专业,高校需要谨慎考量自身师资、教学水平、就业保障等方面后再新增专业,比如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通识课的形式开设,今年秋季学期,人工智能课程作为每一个南大学生的必修要求,面向全体新生正式推出,创新了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总之,高校专业调整应该是主动求变,而非被动迎合社会需求而变。”
原文链接: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10/EV7PRZkcGLKzV2uY/1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