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时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视点 >> 江南时评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田贤鹏:优化前沿学科布局,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2024-11-28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人文学院 田贤鹏

编者按: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专栏,推动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奋力答好“教育强国 江南何为”的时代命题,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江南贡献。

前沿学科布局是助力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未来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竞争,前沿学科布局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到来、全球竞争博弈日趋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与挑战下,世界各国均将前沿学科布局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基础战略支点。新发展格局下,如何科学谋划前沿学科布局,回应科技发展诉求,引领全球创新变革,成为我国学科专业人才自主培养面临的迫切任务和挑战。

首先坚持规划先行:置学科布局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双重战略规划之中,提升政策前瞻性和延展性。

学科布局需要高度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要根据内外部机遇与挑战及时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体现出未来的战略需要和发展趋势:一是立足国家长远发展战略来加强基础类学科的布局深化,科学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研究型高校与应用型高校的职能定位,克服学科建设的急功近利问题;三是提升前沿学科布局的政策延展性,通过专家学者等相关主体参与促进规划的科学性,理性看待所谓的“热点”与“焦点”,避免学布局的频繁更新和盲目跟风;三是转变学科布局的被动适应论倾向,充分发挥前沿学科布局对于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扩大高校学科调整自主权和灵活性,需要通过预测研究及时研判科技创新方向和趋势。

其次深化科教联动:立足本土化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学科布局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要摆脱将学科局限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视野束缚,从构建科技创新与学科布局的联动机制入手,推动教育与科技的协同发展。一是要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前沿学科布局的政策制定之中,这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介入,更需要科技部门、产业部门等的多方协同参与,着力构建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生态;二是瞄准科技创新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提升前沿学科布局的针对性和精准性,避免单纯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看待学科布局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逐步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联动机制;三是通过资金流、知识流、人才流的有机融合,打造推动学科发展的联合研发平台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混合运用行政管理、财政政策、社会支持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学科布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聚焦重点突破: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强化学科布局对于关键技术的支撑和引领。

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革命正在加速到来,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挑战不断产生,学科布局需要借势发展,从知识创新体系的重点突破中找到占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制高点、赢得新科技革命的领先优势。一方面,在前沿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学科布局中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国家战略布局的总体需要和竞争发展需要,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布局;另一方面,促进高校学科布局的分类管理机制优化,以重点关键技术攻克为突破口,迅速占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制高点,促进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类型学科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最后促进交叉融合:推动基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体系创新构建具有世界共识、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科技发展与知识创新的重要范式,并且日渐成为新兴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一是跨学科的前沿学科布局应当致力于回应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现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协同攻关和融合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话语体系;二是跨学科的知识生产创新应当体现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重大技术需要,致力于解决人类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学科主义;三是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应当尊重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致力于促进全球性议题的研究深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贡献。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