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光明网10月10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学习研究与宣传阐释,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相关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展开了深入探讨和阐释。
科学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话语的演进伴随重大关系调适,体现了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连续性和发展性。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曾峻梳理了从“改革”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直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话语演进过程。曾峻指出,这不仅是政治术语的更新,更是重大关系调适的演进历程;重大关系调适作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视角,内嵌于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中,是国家现代化历史连续性和发展性的自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需要基于时空差异性的动态平衡观,强调实时调整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杜玉华表示,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的目标引领,并表现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追求催生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动力。同济大学教授刘勇从主体逻辑的角度分析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成逻辑,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凝结,也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刘伟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创新体制机制,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陈祥勤认为,中国通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基础;改革开放后,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道;新时代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扬弃发展所带来的贫困和财富的两极分化,回答了现代性发展之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邱仁富认为,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要始终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把人民的利益至于最高位置。中国式现代化要建构“坚持人民至上”的说明书、解释学和方法论。
现代化话语建构要兼顾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和全球意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还通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实现了现代化道路的自主创新。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需要在全球视野下构建,既要强调中国特色,又要能够抽象出一般命题,为世界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共建“一带一路”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作出的贡献。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赵恩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成功推进,打破了西方现代化造成的“依附-抑制”全球时空体系扭曲,创造了新的“合作-融通”时空体系,实现了现代化的空间跨越和时间变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
全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决定》用“七个聚焦”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旨在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永贵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他呼吁加强文化自信的认知共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慧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当前,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中华文化传播路径是重要任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岩重点关注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民主监督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内容,对现代政治文明秩序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民主监督的价值诉求旨在确保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权利保障,促进政治权力正确运行,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严宏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分析了纵向组织体系、行政部门及深改委等组织在改革中的角色与关系,强调了理顺组织间关系、确保改革决策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他认为,基层党组织在改革中具有创新引领作用,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同济大学副教授刘顺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强调技术决定论视角的局限性,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技术革命、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及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并通过低空经济、百度“萝卜快跑”等案例,分析技术外配套政策、生产关系及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呼吁综合施策以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复旦大学副教授包炜杰探讨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与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顶层设计与实践进路,从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了新时代以来深化改革的探索历程、宝贵经验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强调了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远新则表示,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应以战略思维审视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以系统思维总结农业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以创新思维谋划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耕地治理改良、育种核心攻关、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等,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上海大学教授叶海涛看来,守正创新是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本。在具备外延式保障条件基础上,需深化内涵建设,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上海理工大学教授金瑶梅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指出教学目标应突出对改革的认识,教学内容应融入最新政策,教学途径应拓展实践教育,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能力与责任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黄一玲指出,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并建议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高校自主办学机制、优化大学体系设置以及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等具体举措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张帅从海洋安全的角度探讨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他指出,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经济、生态、国防等多个领域,应树立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积极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建设海洋强国。
始终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论
正确的方法论是引领改革正确方向的关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以更精准地识别问题所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切入点,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人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指导。足球比分直播教授侯勇表示,坚持系统观念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一,系统观念能够帮助避免片面认知,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其二,坚持系统观念有利于反思片面思维带来的问题,从而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地落细落实。
“六个坚持”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引。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钰鑫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产物,既是对过去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改革方向的指引。“六个坚持”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责任担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实践中,必须做到严格遵循、长期坚持、一体贯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马立志指出,新时代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实践要求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提出要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坚持系统观念三个角度贯彻强化。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刘洋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文化基因、发展目标和世界大势的深刻把握。从文化基因上看,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和平性特质;从发展目标上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强调和平作为国际原则;从世界大势上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发展价值和发展路径的新选择,也推动形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文来源:光明网https://www.gmw.cn/xueshu/
原文链接:https://www.gmw.cn/xueshu/2024-10/10/content_37605849.htm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