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时报网10月10日】水,随势而变,刚柔相济;江南,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灵动开放的水,让江南千年文脉得以历久弥新。近日,江南时报专访足球比分直播教授、吴文化江南文化研究专家庄若江,探寻水在江南文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江南时报:江南水系充沛,河网密布。谈到江南,人们总能想到小桥流水的景象,您认为江南与水有怎样的联系?
庄若江:如果要选择一个词汇来概括,我认为江南文化是“水文化”。环境育人,水是养育江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今天的“江南”主要指环太湖流域,这一区域是江南的核心地区,水网密布,水系密集。江苏的水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7%,而江南地区的水域面积更是占比达25%以上。
江南不仅有太湖,还有运河、长江以及各种塘河渎渠,是“众水之水”成就了江南之水。江南“水文化”是众水共融而成,既非单纯小河流水,也非浩瀚大海,而是一种由“众水之水”汇聚而成、多元共生、美美与共、和谐共荣的“水文化”。水在广袤大地上快意流淌,恣肆地划出纵横交错的水网——江、湖、河、塘、氿、泾、浜、渎、溪、渠、荡、港……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一片土地上的水有如此繁多的形态与称谓。
水,是江南最灵动的眼神,也是江南最鲜亮的名片。回顾浩瀚的中华文学史,可以发现,描写江南的文字大多浸润着蒙蒙烟雨、粼粼波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韦庄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及袁宏道的“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这些对江南的诗意写照,无不与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水,润万物,通八方,兴城邦,利民生,是江南发展繁荣的重要凭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地的先民生产生活就“一日不可废舟楫”。经过千百年演进,至明清时期,江南早已是全国文化经济发达程度最高的首富之区。清代孙嘉淦的《南游记》曾这样描绘姑苏阊门一带的景象:“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这不过是繁华江南的一个缩影。四通八达的水道,不仅承载了船来舟往,便利了人们出行,也极大地促进了商贸流通和经济繁荣。同时,因为交通之利、经营之便,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水路成了文化交融传播的重要纽带。
水,不仅涂抹出秀美的旖旎胜景,也给予生于斯的百姓最大恩泽。润泽万物,灌溉田畴,孕育丰饶的鱼米之乡,成就了桨声灯影下的炫彩繁华,湖鲜美味丰富着餐桌,山光水色滋养了心灵,也培育了人们精细雅致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水是江南最丰盈的富藏,不仅润泽天地,化育生命,滋养万物,它许多独特的自然属性还对人的文化性格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深刻影响。
江南时报:水独特的自然属性赋予了江南怎样的文化性格?请您具体谈谈。
庄若江:我归纳江南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敏察善纳”。在中国的文化板块中,山地文化坚韧厚重,而水文化灵动开放。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实际上换一个角度看,富水的环境还滋养了这片土地上智慧的人。
水不仅给江南带来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也培养了江南人许多独有的生活习性。“顺水推舟”“见风使舵”“船小好掉头”等成语、俗语,包含了水对江南人文化性格的塑造。正是在与水的互动中,江南的“弄潮儿”最早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灵感与启迪,审时度势、遇风转向、顺水行舟、见风使舵,养成了精于观察、敏于感知、善于应变的灵活机智的禀赋。
水就是路,船就是车。在既没有路也没有车的上古时代,有了河就等于有了路,有了船就相当于有了车。当江南人开始了驾船驭水、扬帆远航的历史,江南的历史便揭开了新的时代篇章。浙江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近万年前的独木舟。常州淹城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是在江苏省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独木舟,有“天下第一舟”的美称。由此可见,江南用水、用船、造船的历史非常悠久。
水上活动培养了江南人的机智灵活。人们在水上要迅敏地判断方向,风来了,要及时地转舵;鱼群来了,要敏锐地观察到并停船捕捞……观察之余,还要迅速准确地做出动作。江南人在水上开展各种活动,这种生活调动了人体所有的器官功能,让水在滋养江南人的性格中实现最大化作用。我曾经在绍兴看到船夫用脚划船,一只手还能同时撒网,不由得让人感叹江南人的灵活之处。
再说回到水本身。水是地球上非常独特的物质,具有最丰富的呈现形态和最强的适应性。除了滋养万物,水自身还有许多特质,如随物赋形,顺势而流,自然灵活,能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变化万端,变成雪,化成雾,凝为霜,结成冰……它可以非常柔软,也可以无比坚硬。水形态柔软多变,与世间万物能够和谐地相融共处,能制茶酿酒,也能融合颜料;水又是一个具有极大能量的物质,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既能“滴水穿石”,亦可“洪水滔天”。
水总是随地势自然流淌,具有天然的“自我探路”特性,曲折蜿蜒,探索前行,自寻出路。地球上所有自然生成的江河溪流,都是从高到低,顺势而行,或浩浩汤汤,或涓涓细流,自成一脉,却无可阻挡,水满则溢,遇阻则能冲出决口,原有河道不适应了便能自主改道,具有自然界罕见的能量。刚才我说到“见风使舵”,这个词的本义就是指,当外部环境变化之时,能及时适应变化,调整自我的态度或行动。这跟水的特性是相互契合的。
江南时报:刚才您说到“‘众水之水’成就江南之水”,请问“众水”如何造就了这样和谐共生的江南文化?
庄若江:江南地区以太湖与长江、运河为主,共同形成了“众水之水”态势,长江、运河让以太湖为主的“水文化”得到重要补充,成为“水文化”日趋完善的重要因素。太湖水浅,物产丰富,如果只有太湖水,在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人会变得安逸、保守;消极一些,可能会容易满足、慵懒而不思进取。而长江、运河打破了封闭,让江南人既有温润和婉的一面,又兼具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性格。
自古以来,长江为处于下游的太湖流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资源,也对江南地区的崛起与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古代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和长江沿线,因为受制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下游地带更多受到来自上游的影响,加之江南地区经济基础、人才资源和地域环境等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最发达、商贸最活跃、文化最繁荣的地区。自隋唐以来,运河贯穿南北,成为江南与北方之间的一条黄金水道。运河的开凿,与长江一起使江南地区得以汇通东西南北,地缘格局更为开放,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太湖,自古水深平均不足2米,大多数时候风平浪静,且水产丰饶,这使得人们的水上渔猎活动很少受制于风浪,也迥异于江海捕捞,无生命之虞。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浅水塘河,与太湖一起构建了一种安逸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之江南气候温润、平原沃壤,百姓勤勉务实、聪慧善为,一同造就了相对安定富足的鱼米之乡。这种低风险、高获益的湖塘为主的浅水环境,无疑滋养了人们温润、平和、惬意、安逸,自给自足、不愿冒险的小农经济生活态度和理念。所以,如果只有太湖,这种“湖水文化性格”必然不乏保守、满足于安逸自适,甚至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然而,西来的长江、贯通南北的运河,打破了太湖水滋养出来的平和安逸与稳定性。波涛滚滚、奔流直下的长江,通达活跃、舟楫往来的运河,打破了由湖塘构成的恒定地缘格局,为江南地区注入了巨大的能量与活力,激活了经济的动能,加速了文化的碰撞交流,社会活跃度得以快速提升。
长江、运河形成的“江河文化”很好地弥补了“湖塘文化”的不足,使湖水文化既有的温润、安逸、平和、包容、稳定、敏察、善为等因素,与“江河文化”的进取、探索、开放、交流、吸纳、活跃乃至刚勇等文化元素得以互补、交融和完善,为江南传统“水文化”不断增添时代需要的新的精神元素,使得江南“水文化”在不断的自我扬弃、自我更新中,气质神韵得到进一步凸显与张扬。从内在机理看,这种“水文化”是融合了江河湖塘各种水元素的综合文化体。长期以来,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和谐、可持续发展,无疑是这种文化优势的生动演绎,彰显了“水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深层次作用。
本文来源:江南时报网http://www.jntimes.cn/
原文链接:http://www.jntimes.cn/ttxw/202410/t20241010_8406907.shtml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