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发布日期:2024-04-07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陈玥彤 审核:胡振宇

“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自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一末班车,车也总不来。”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撰写的回忆录,她用朴实温暖的笔触记叙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本书从三部分叙述,一句“我们俩老了”,带我们进入杨绛先生的万里长梦,“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在梦中,“我们仨失散了”,醒后,只留“我”一人“思念我们仨”。

初读这本书时还是初中,应老师要求假期阅读并写读后感。当时对杨绛先生古怪又有些离奇的梦境感到不解,并不了解梦境中投影出的现实状况,或许是那时自己也还没有多梦的困扰,现在回头再看,顿觉感同身受,每一次对梦的描写都让我心里泛酸。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丈夫和女儿都离世后,独自整理回忆,“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再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杨绛以平实不乏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从她与钱锺书留学、生养女儿钱媛、辗转回国生活与工作上遇到的人和事,文中并没有直白显露表达情感的词语,看似客观记叙的文字,却只有真正身处其中并实在感受的人才能描述出此般细节,仿佛那一幕幕场景又浮现眼前。杨绛与钱锺书在留学时一起学习做饭,一起去伦敦、巴黎探险;女儿与爸爸在妈妈面前争宠,“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而锺书一句在耳边的轻语又成功地将女儿拉拢,父女俩一起玩笑、淘气、玩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暖与眷念,不难想像在杨绛先生心中,那些往昔始终鲜活生动,虽然“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了。”小时候读不懂的古驿道,在六七年的成长中领悟不少,是在外婆去世后,在无数个被梦魇侵扰的夜晚,不敢想象杨绛先生在面对他们曾满怀希望与热情安定下来的三里河寓所变得空空荡荡时,是怎么一份无法言说与排解的忧郁。这时我才意识到,生与死的人生课题早已摆在我面前,我始终忘不了妈妈接到电话后的那一个早晨在客厅的崩溃大哭,那是我第一次见妈妈落泪。我不知道,原来死亡离我们那么近、那么急,明明几个月前还催促着我赶快吃饭的外婆突然间就永远地合上了双眼。那条古驿道,是连接我们与另一个世界亲人的通道吗?“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阅读() (编辑:朱艳芳)

  • 上一篇:春归

  • 下一篇:玉兰
    •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