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枕河在江南

发布日期:2023-11-15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高浩渊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我早已耳熟能详的诗句。从小便背诵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再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从未见过江南,一直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片土地,能吸引诗人写下如此多千古绝唱,而如今在这春不晚的季节里到了真江南,才真正领略到诗人笔下的“江南”。

烟雨江南,素有“水乡”之称,最吸引我的,莫过于那缓缓流淌着的小河。从小在黄土高原长大的我,并未见过多少河流湖泊,貌似记忆中只有公园里绿到发臭的池塘,又或者是常年干涸的水道。来到江南,这里河网密布,河道纵横。漫步于江南古镇,河流出乎意料的干净,有鱼儿成群结队,轻快地游过,水中倒映着那古色古香的墙瓦,我才明白“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意味。石台阶与河水相连,我才对“枕河”二字深有体会,江南人家依水而傍,河流养育了肥美的鱼作为食物,又成为人们洗菜洗漱的地方,的确早已成为江南人家记忆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曾慕那江南的雨,想听清晨雨滴落在屋檐,落到砖铺的悠悠古道;我曾爱那江南的白墙黛瓦,想听吴侬软语的评弹,唱出文化的千年积淀。都说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于是我来到了代表姑苏城的平江路。在一座从未来过的陌生城市,第一次去平江路时穿过了许多小巷子,巷子里有老奶奶在卖莲蓬,还卖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水果,当地人称为“癞葡萄”,看我是第一次吃,奶奶还多送了我一个,是清香而又微甜的味道。一条条小巷子越来越狭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被抹上了浓厚的历史气息,直到看到人群熙攘,才知道原来已经身在平江路之中——它带给我的感受并非同于其他的景点,这里是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并没有严格的出入口甚至是售票处。地面已然全部变成一块块古砖拼接而成,走在其中总能听到阁楼中传出的评弹声,或是昆曲声,而心早已陶醉入这片烟雨江南。此时正是八月底,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闷热,风裹着丝丝秋凉,轻拂着我的脸颊,有桂香携风而至,淡淡然的,依依袅袅。河边的丝丝垂柳,叶间泛着微微的初黄,影儿倒映在起着涟漪、荡着秋波的河流上,一波又一波之间,随岁月流逝,去而不复。夜晚,踏着泛着光的青石板,不疾不徐地走着,偶过一座小桥,恰逢灯影渺渺,波光粼粼,夜色阑珊……

走过无锡的繁华街区,清晨来到无锡的古运河,伫立在清名桥上,清澈见底的古运河悠悠流淌,有尚在昨夜清梦中的枕河人家,偶有虫鸣,鸟悦声入耳畔。在这里,一眼老街旧巷,青砖灰瓦,写满岁月悠长。我想:来到江南,除了江南的小桥流水令我沉醉,我也敬佩这里发达的经济,更意外的是并没有感受到大城市的高物价,相反这里的人们十分热情、有趣,让旅行充满温情与爱。可最让我折服的是江南的现代化与古文化的完美融合。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高楼崛地而起,见过千篇一律的现代城市,而江南最大的财富并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那留下来的江南古城、古镇。古运河的水流了几千年,江南还是那个江南。

我想这大概就是江南人民骨子里对于文化的尊重,这也使得江南的水在古代孕育出了最多的状元,在现代培养出了最多的院士。

曾经总想去看看文人笔下的江南,那里有故事里写的婉约,有诗画里的浓墨重彩,有人文里独有的文化,有向往,有期待。而如今我便身处于这“江南第一学府”之中,以江南为傲。学校位于蠡湖之畔,而小蠡湖便是校园的中心湖泊,将校园一分为二,于是便有了南区和北区,而外围的河流便成了学校的天然屏障。一条条河流穿过校园,偶见几处江南园林式建筑,缱绻着淡淡的思绪。开学时父母甚至笑称宿舍是“河景房”,大概只因从未离那一条河流如此接近过,原来我也曾经好想在家门口拥有一条小河。

“踏步于江南之中,不必刻意去寻找诗意的江南,因为江南处处尽诗意。”我想的确是这样的,至少对我来说,这片烟雨江南处处皆可为诗,皆可入画,皆可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 (编辑:朱艳芳)

  • 上一篇:渐行

  • 下一篇:枯井——读《雷雨》有感
    •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