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哲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大有可为——“哲学视野中的民族与中华民族研究论坛”综述

发布日期:2021-06-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足球比分直播
资料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引起学术理论界的广泛重视与深入研究。2021年5月29日—30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举办了“哲学视野中的民族与中华民族研究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研讨。

专家们认为,哲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大有可为。在对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研究上,哲学更是责无旁贷。哲学有关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研究还要求跨学科性,既尊重已有研究传统及其成果,又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相关研究走向全面与深化。不少专家指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条主线,意味着相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相关学科应当深入领会这一变革,积极实现研究范式及其方法的更新及其转变。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在“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中共百年伟业”的主题报告中认为,民族问题首先与国家治理相关。我们要深度反思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史上的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并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过程中需要集中解决的若干方面的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曹锦清的主题报告为“民族复兴与国家认同”,主要讨论了民族复兴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曹锦清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两层含义,既是指通过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以推动工业化的现代化,又指中国重新回到在亚洲的领先位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必将推动各民族的国家认同,这意味着“中国人认同”应当是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吴晓明在“中华民族复兴与新文明类型”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在于开启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从世界历史的角度上看,中国的发展不仅对于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历史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整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松在主题发言中反思了清末活动家杨度的国家观念。干春松教授认为,杨度等人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在西方列强在试图建立全球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邹诗鹏从世界现代史的转变进程来看待中国的族群和中华民族建构等问题。邹诗鹏教授认为,民族国家在西方国家的近现代进程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这决定了现代中国不可能走民族国家建构之路,这也要求当代中国在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应以更大的格局致力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中将作为现代多民族国家的现代中国及其现代国家类型讲清楚。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胡海波认为中华民族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而应该有历史感、生命感和生活感。胡海波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应当从自身的生命历史和文化特性中去理解和思考民族的“精神自我”。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市哲学会会长杨学功从全球化和民族性的主题出发,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但是任何一个民族包括中国在内,都没办法离开覆盖全世界的现代文化。杨学功教授认为,传统文化中有普遍性的东西应该融入现代文化,但自身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创造性转化。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英教授认为,应当从交往、认同和价值这三个维度共同在历史发展上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最深层次的认同或共识就是命运的前景和未来目标达成一致。这种一致性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暨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副主任范丽珠从日常生活理念的角度解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性问题。范丽珠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不同族群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共同构建起来的一种高度稳定的文化共同体,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日用共享的共同价值。在这一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各个民族的主体元素一直在相互构建和不断生成,这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的基础。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汪行福考察了“殖民现代性”这一关涉老问题的新概念。汪行福教授认为殖民主义不再能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后殖民问题研究,是当前中国民族以及中华民族研究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辉从基因、考古、语言、文化四个视角去理解多民族之间的一体性。李辉教授强调了基因技术对于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作用。无论是从语言学、遗传学还是人类学的层面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元一体特征,都具备相当长的历史渊源。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围绕民族与共同体如何互生互证的问题展开讨论。袁祖社教授认为,就已有的理论来看,民族要么是自然形成共同体,要么是想象的或命运的共同体。在何种意义上民族才能成为共同体,这是把握民族与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思考民族问题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程广云认为,孙中山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程广云教授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要是民族革命的一种动员方式,但仅通过民族主义又是不行的,因为这无法把旧式革命和新式革命相区分,必须追加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政党在国家的民族建构中成为一个核心力量。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在“英国新左派民族学说的当代中国审视”的主题报告中,从当代中国的角度,对英国新左派民族观念进行了反思。在西方建构的世界体系中观察和思考民族,无法有效理解尚未被该体系完全同化的、历史悠久的民族存在。张亮教授提出,我们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基础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新生认为,阿拉伯哲学是各民族以阿拉伯语统一下多文化互建的结果,在兼收并蓄中重新构建了一个未来发展的哲学或文化,这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兼容并包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术月刊》总编辑姜佑福研究员探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姜佑福指出,中华文明现代性国家的建构方式应当与西方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家应当成为主导者。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研究员认为应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思考民族问题。袁新强调了哲学视角对研究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哲学的出场不是去替代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而是对所有民族学和人类学探讨的前提、基本范畴、出发点和价值观重新进行反思。

足球比分直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焕明教授强调应当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联姻,并指出这两大思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刘焕明教授认为,应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增加安危意识,要抵制极端思潮的联姻所造成的潜在危害。

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城市民族和宗教研究中心主任蒋连华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主要取决于两个机制的建立,一个是维护共同体平稳有序的平衡机制。这体现在维护和保持共同体内部各个民族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另一个是促进共同体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体现为给共同体提供了一种不断向前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活力。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姜宗强教授讨论了民族构建中的神话与真实的问题。姜宗强教授认为,从哲学角度而言,民族建构有其真实和神话的方面。从真实的一面来看,民族是由人及其生存生活的社会关系所建构的。对中华民族而言,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身文化和历史发展系统。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王海锋教授以“作为‘社会意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发言。王海锋教授强调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基础是其背后隐含的文化共性。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樊志辉教授认为,民族叙事在当代思想叙事中具有特殊意义。它并非独立存在于政治领域之外,而是与国家建构与地缘政治博弈密切相关。

复旦发展研究院陈纳研究员以云南景颇族的历史变迁为例考察了族群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陈纳认为在“天下国家”的时期,少数民族在中原和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动没有受到国界的影响,但是在民族国家的时代,这一跨界流动体现了更为复杂的身份认同。

另外,一批青年学者也提交论文并参与了讨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鲁绍臣副教授借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辩证性质,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立是一种超越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的共同体国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波副教授从儒学的角度讨论了夷夏之辨和文化判教中的中华民族意识问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青副教授指出,我们应当在中国化的特殊语境中思考民族建构问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祁涛副教授借助恩格斯讨论波兰问题的文本重思了马克思对于民族国家的态度,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应当建立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认同之上。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敬美副教授从马基雅维利时代的国家理性问题出发,强调西方视角下的民族国家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根本的差异。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李嘉弘讲师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是如何发生演变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黄璐讲师借助葛兰西的民族思想考察了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关系。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讲师乔巴生讨论了如何巩固和加强民族认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陈曲讲师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出发,讨论了全球化视域中如何对现代民族国家进行社会性建构。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妍豪讲师考察了斯蒂格勒的“第三滞留”如何从技术的角度帮助构建作为民族文化基础的历史记忆。

本次研讨会主题集中,讨论较为深入,廓清了一些基本理论的论域,有益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论坛表明,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上,哲学研究是必要的。并且,哲学有关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研究还要求跨学科性,与相关学科积极交流,吸取资源,进而展开理论的拓展与深化。


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news.cssn.cn/zx/

原文链接:http://news.cssn.cn/zx/bwyc/202106/t20210615_5340477.shtml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