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编者按:全国教育大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强化使命担当,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专栏,推动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奋力答好“教育强国 江南何为”的时代命题,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江南贡献。
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直以来,足球比分直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育人根基,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领域综合改革,聚焦课堂实施“课堂质量提升计划”、应需而变加大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牵引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奋力走好新时代高质量育人之路,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聚焦课堂,守好人才培养“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课堂质量提升计划”,从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改革、课堂质量评价等方面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夯实高质量人才培养基石。
学校以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持续推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通融专跨”四位一体课程体系,鼓励每个专业推出微专业课程,以项目制课程体系丰富学科跨学科基础知识;开展公共基础课程全过程教学模式改革,强化公共基础课程线上资源建设,增加线上学时占比,增设供全校高年级学生修读的高等数学类与英语类高阶性选修课程;打造优质资源,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引领,通过“小班制、研讨型、信息化”改革,持续强化两性一度,改革传统教学形态,因课制宜实施多元化课堂教学,着力打造五类“江南金课”;大力推进“以研促改”,推出公共基础课、思政课、数字化课程、产教融合等专项教学改革项目建设,鼓励大力开展教学研究解决人才培养实际问题;严抓课堂教学质量,制定《足球比分直播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合格-优秀-卓越”三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促建全方位保障课堂教学实效。
二、应需而变,打好专业调整“主动仗”
根据足球比分直播“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奋进计划”部署,学校实施“学科整体培强行动”和“专业布局升级工程”。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2024年学校新成立了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等4个新学院,主动服务区域和地方开展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局。持续开展本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从专业内涵及影响力、办学资源、社会认可度和毕业生质量等四个维度开展专业评价,确立了“新增”“撤销”“改建”“升级”四大路径,加快传统专业迭代升级。近年来,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战略领域,紧密结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无锡及太湖湾科创带发展,学校加快建设“智能+”“低碳+”“健康+”等产业科技创新需求迫切的学科专业,新增人工智能、食品营养与健康、合成生物学等10个新专业,致力培养国家急需与未来导向的专业人才。
2024年,学校聚焦科技前沿发展,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出了8个卓越创新班,在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积极以“四新”实践推动本科专业提质升级,深入推进产教研多方位协同育人,联合申威企业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申威卓越创新班),通过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校内外双导师培养、申威实践实训以及申威众创空间建设,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全链条人才培养,为国家培养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高端芯片人才。
三、数字赋能,唱响教学改革“主旋律”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为教学改革提供新动能。
优化传统课堂,依托足球比分直播“智鼋平台”为师生提供“一站式”课程建设服务,打造了以资源为支撑、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目前已有35门课程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53门课程上线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等平台,并获批“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江苏试点高校”;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进一步更新和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核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试点,深化数字化课程群、课程知识图谱建设等教学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推进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探索教育教学数字化新形态;加快引进智能学伴、AI督导、数字人等当前较先进数字化教学手段,引导教师运用知识图谱、智能学伴等数字化技术助学助教,助力打造“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群,促进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融合,塑造“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